【汽车科技AutoTech 原创】9月23日,在一架飞往印度南部城市金奈的印度航班上,乘客发现存放在头顶行李箱的一部三星Galaxy Note 2冒出烟雾。而自9月2日开始,由于Note7电池发热会引起起火甚至爆炸的重大安全问题,三星宣布在全球除中国外共10个市场召回至少250万部Note7。而这些Note7的电池供应商,为三星SDI。三星Note7国行版并未列在此次召回范围,是因为三星声称,国行版Note7所采用的电池并非由SDI提供,而是由中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以下简称ATL)生产。由于此次Note7事件,中国多家航空公司对三星Note7提出“禁飞令”——禁止三星Galaxy Note 7手机和电池作为货物运输或者放入行李中进行托运,同时禁止旅客在机上为三星Galaxy Note 7手机充电。
三星Note7电池
本次Note7爆炸事件致使韩系电池在国际上的声誉一落千丈,这让韩系电池在中国市场度日维艰。因为早在今年六月份,在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中,韩系电池全部无缘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导致中国车企纷纷弃用韩系电池,改用上榜的国产电池品牌。三星这一系列安全事件,无疑让韩系电池在中国的推广雪上加霜。
站在这样的事件节点,国产电池厂家迎接的,不仅仅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失误得来的短暂优势,更多的是如何抓住这样的机遇,迎头赶上。而在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现阶段,国产电池的发展和强大,也必将促进中国民族汽车产业的长足进步。
Note7爆炸 韩系电池或败走麦城?
可以说,电池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接受纯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前提。目前,大部分电动汽车的电池和手机一样,用的都是三元锂电池。一块手机电池的容量大概有10瓦时,而即使是电池和传统燃料各占一半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容量最小也有几千瓦时。也就是说,一辆纯电动汽车,随车携带的就有成百上千块儿手机电池。
三星SDI一直是大众宝马的电池供应商,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宝马i3和i8搭载的都是由SDI的电池组。不知道此次三星Note7电池爆炸事件,是否会给未来的三星SDI电池销售带来致命冲击。毕竟在手机方面,三星已经宣布暂停采用SDI供应的电池,用中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所生产的电池替代。
特斯拉采用的松下锂电池
在纯电动汽车电池领域,可能由于汽车制造商们对于车载电池的保护严密(电池保护,排气孔以及隔膜三层保护),目前与纯电动汽车电池相关的爆炸的事件鲜有耳闻,但未来车企是否会因为Note7事件对三星SDI电池,甚至是整个韩系电池体系存有疑虑,这也未尝可知。
一旦人们对韩系电池支撑的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产生怀疑,那么韩系电池将会受到致命打击。这时候,中国国产电池的安全可靠将会被社会所认可,对于中国电池制造业来说,也是迎头赶上弯道超车的有利时间。毕竟,上文我们说过,三星因为Note7电池安全问题放弃了SDI电池,改用了中国土生土长的ATL电池,从侧面证明了业界对于中国电池品牌安全性的认可。
无缘新能源补贴 国产电动汽车将弃用韩系电池
但是在中国,即使不涉及安全问题,韩系电池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由于中国能源产业政策的原因,主要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的三星、LG等企业遭受到了严重打击。根据6月20日工信部网站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在第四批通过认证的企业目录中,全部上榜企业均为中国厂商,而韩系电池供应商三星SDI、LG等均未入选。
根据业内人士的说法,如果新能源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没有进入工信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中的企业名录,那么该新能源汽车也无法进入国家和地方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无法获得相应的新能源汽车补贴。
消息一出,搭载三星SDI(是的!和Note7也是同一厂家)生产的18650三元锂电池的江淮iEV6S,以及使用韩国SKI三元锂电池的北汽EX200等车型相继停产。日前有消息称,江淮新款iEV6S将会搭载华霆动力生产的锂电池,而北汽EX200也将改用由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巨头福建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并将续航能力从200公里提升到260公里。
北汽EX200现已停产
由于没有补贴,江淮iEV6S全面下线
根据网络传言,即使在未来,韩系电池进入中国新能源补贴企业名单的可能性也相当的小。那么至少在正在逐渐壮大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上,日韩电池也难分一块蛋糕。这样政府性的保护措施,对国产电池厂商的发展壮大来说,无疑是最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地利人和 国产电池厂家更忌固步自封
然而,市场认可和政策倾斜都不能完全推导出国产电池的最终成功。因为在我们发力的同时,竞争对手们也在积极寻求各种途径,以便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占尽先机。
首先,面对中国新能源政策对于中国企业的保护倾斜,三星与比亚迪进行合作,力求参与到竞赛中来。今年七月,三星投资4.49亿美元,以持股4%的比率入股比亚迪。其次,一直以来,三星和LG两公司为了能够占领中国锂电池市场,不惜赔本,在中国市场大量倾销锂电池。
对于中国电池企业来说,如果不能借助此刻机会,不能利用地利人和的优势,趁此时机强化产品竞争力,而是躺在优惠政策上固步不前,不思进取,那么在未来,终究会被持续发力的竞争对手所淘汰。